卧旗息鼓
拼音
卧旗息鼓
wò qí xī gǔ
成语解释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蜀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卻洒。"
成语接龙
卧旗息鼓
鼓眼努睛
精金百炼
炼石补天
天涯比邻
邻父之疑
疑今察古
古是今非
非池中物
物极必返
返辔收帆
繁荣富强
强自取柱
柱石之坚
坚额健舌
舌者兵也
夜不闭户
户告人晓
晓以大义
义切辞严
严霜夏零
零零碎碎
碎琼乱玉
玉堂人物
物壮则老
老实巴交
交横绸缪
缪种流传
传风搧火
火耕水种
终而复始
始末原由
由衷之言
言语漏泄
泄漏天机
机不可失
失身匪人
人取我与
与时偕行
行步如风
风斯在下
下车作威
威刑不肃
肃然危坐
坐观成败
败俗伤风
风尘之言
言行若一
一阶半职
治国安邦
邦国殄瘁
翠竹黄花
花多子少
少年老诚
诚欢诚喜
喜笑盈腮
塞北江南
南风不竞
竞短争长
长篇宏论
论道经邦
邦国殄瘁
摧枯拉朽
朽竹篙舟
舟水之喻
喻之以理
理亏心虚
虚情假意
意想不到
到处碰壁
壁垒分明
明弃暗取
取威定功
功均天地
地覆天翻
翻然改图
图国忘死
死到临头
头昏眼暗
暗昧之事
事与原违
违害就利
利傍倚刀
刀耕火耘
云谲波诡
诡谲多变
变化无穷
穷岁累月
月夕花晨
晨秦暮楚
楚腰卫鬓
鬓乱钗横
横尸遍野
野有饿莩
瓢泼大雨
雨断云销
销声避影
影影绰绰
绰有余裕
裕民足国
国家闲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