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场
拼音
袍笏登场
páo hù dēng chǎng
成语解释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成语出处
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成语例子
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反义词
成语接龙
袍笏登场
长篇大论
论一增十
十十五五
五色无主
主敬存诚
诚惶诚惧
踞炉炭上
上德若谷
谷贱伤农
浓妆艳服
服牛乘马
马放南山
山河破碎
碎首縻躯
曲突移薪
薪贵于桂
桂酒椒浆
浆酒藿肉
肉眼凡胎
胎死腹中
中立不倚
倚马长才
才疏识浅
浅闻小见
见多识广
广譬曲谕
遇水迭桥
敲膏吸髓
随俗沉浮
浮瓜沈李
李郭同舟
舟车劳顿
顿学累功
功德兼隆
隆情厚谊
谊不容辞
辞巧理拙
拙嘴笨腮
塞井焚舍
舍我复谁
谁为为之
之死靡它
沓来踵至
至圣至明
明来暗往
往来如梭
梭天摸地
地主之仪
仪态万千
千乘之国
国富民丰
丰富多彩
彩衣娱亲
亲如手足
足蹈手舞
舞榭歌楼
楼堂馆所
所向皆靡
靡坚不摧
摧折豪强
强本弱枝
枝布叶分
分茅胙土
土瘠民贫
贫病交侵
寝苫枕干
干戈征战
战不旋踵
踵事增华
华亭鹤唳
理屈事穷
穷年没世
世故人情
情不可却
却客疏士
士绅名流
流水落花
花生满路
路人皆知
知彼知己
己溺己饥
饥而忘食
食不兼肉
肉跳神惊
惊魂丧魄
魄荡魂摇
摇尾涂中
中立不倚
倚人庐下
下临无际
际遇风云
云布雨润
润笔之绢
捐躯摩顶
顶天立地
地负海涵
涵今茹古
古为今用
用心良苦
苦心焦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