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作教刑
拼音
扑作教刑
pū zuò jiào xíng
成语解释
扑:戒尺;教刑:上古刑法的一种。原意为以戒尺责打不遵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戏称责打。
成语出处
《尚书·舜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成语例子
明帝在日,曾饬陈太妃随时训责,~。 蔡东蕃《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四回
成语接龙
扑作教刑
刑无等级
极武穷兵
兵不逼好
好乱乐祸
祸乱滔天
天道酬勤
勤能补拙
拙口钝腮
塞井焚舍
舍短用长
长篇大章
章句之徒
徒废唇舌
舌芒于剑
剑态箫心
心小志大
大有起色
色厉胆薄
薄今厚古
古语常言
言若悬河
河不出图
图身忘国
国步方蹇
蹇之匪躬
躬自菲薄
薄批细抹
抹月秕风
风云叱咤
诈奸不及
及锋而试
试才录用
用违其长
长往远引
引物连类
类同相召
召父杜母
母慈子孝
孝子慈孙
孙康映雪
雪中鸿爪
昭然若揭
揭揭巍巍
巍然屹立
立地成佛
佛头著粪
粪土不如
如嚼鸡肋
雷轰电转
转死沟壑
河海清宴
宴安酖毒
毒魔狠怪
怪怪奇奇
奇情异致
致之度外
外方内圆
圆顶方趾
趾踵相接
接风洗尘
尘垢粃糠
糠豆不赡
擅离职守
守正不阿
阿平绝倒
倒三颠四
四不拗六
六韬三略
略逊一筹
愁眉不展
展眼舒眉
眉南面北
北面称臣
臣心如水
水性随邪
邪不胜正
正人君子
子女玉帛
伯歌季舞
舞衫歌扇
扇惑人心
心如死灰
灰身灭智
智勇双全
全无忌惮
惮赫千里
里挑外撅
撅天扑地
地平天成
成规陋习
习以为常
常备不懈
邪不干正
正本清源
源源而来
来路不明
明月清风
风宿水餐
餐霞饮液
曳尾泥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