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上口
拼音
琅琅上口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成语解释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成语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成语例子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反义词
成语接龙
琅琅上口
口中雌黄
黄毛丫头
头眩眼花
花移木接
接贵攀高
高才捷足
足尺加二
二龙戏珠
珠联玉映
映月读书
书不释手
手起刀落
落英缤纷
纷纷籍籍
计日而俟
俟河之清
清风高谊
谊不容辞
辞严气正
正中下怀
怀敌附远
远愁近虑
虑不及远
远涉重洋
洋为中用
用尽心机
机会主义
义切中抱
抱瓮出灌
灌夫骂坐
坐食山空
空中楼阁
割肚牵肠
肠肥脑满
满城风雨
雨露之恩
恩威并重
重于泰山
山枯石死
死求百赖
赖有此耳
耳红面赤
赤贫如洗
洗心革意
意气自若
若不胜衣
衣冠济楚
楚楚动人
人怨神怒
怒火中烧
烧犀观火
火烛银花
花说柳说
说一不二
二八佳人
人单势孤
孤立寡与
与民同乐
乐极哀生
生荣死衰
衰草寒烟
烟霞痼疾
疾首蹙頞
恶衣菲食
食荼卧棘
棘没铜驼
驼背羊髯
燃萁煮豆
豆分瓜剖
剖烦析滞
知往鉴今
今来古往
往渚还汀
听而不闻
闻风自遁
遁名改作
作小服低
低眉顺眼
眼花心乱
乱坠天花
花花哨哨
稍胜一筹
抽筋剥皮
皮伤肉绽
展翅高飞
飞苍走黄
黄发鲐背
背盟败约
约法三章
章决句断
断壁颓垣
鸢肩鹄颈
惊慌无措
措手不及
及宾有鱼
鱼传尺素
素位而行
行思坐想
想前顾后
后出转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