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
拼音
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成语解释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成语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成语例子
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等触目惊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成语接龙
易子而食
食味方丈
丈二和尚
尚方宝剑
剑气箫心
心劳意攘
攘外安内
内仁外义
义浆仁粟
粟陈贯朽
朽木粪墙
墙头马上
上挂下联
联篇累牍
独出机杼
杼柚之空
空谷白驹
驹留空谷
谷贱伤农
弄粉调朱
朱颜鹤发
发人深思
思断义绝
绝德至行
行若无事
事半功百
百巧成穷
穷凶极虐
虐老兽心
心和气平
平治天下
下笔如神
神女生涯
压倒元白
白日衣绣
绣花枕头
头一无二
二龙戏珠
珠槃玉敦
敦诗说礼
礼仪之邦
邦家之光
光复旧京
京辇之下
下井投石
石城汤池
池鱼林木
木朽蛀生
生荣死衰
衰季之风
风云之志
志在千里
里挑外撅
撅竖小人
人烟浩穰
穰穰满家
家传户诵
松柏寒盟
盟山誓海
海波不惊
惊群动众
众矢之的
的一确二
二竖为虐
虐老兽心
心胆皆碎
碎骨粉身
身经百战
战不旋踵
踵足相接
接连不断
断线鹞子
子丑寅卯
毛里拖毡
毡上拖毛
毛毛细雨
雨露之恩
恩同再造
造谣生事
事与愿违
违乡负俗
俗之所排
排斥异己
己饥己溺
溺心灭质
质而不俚
离世绝俗
俗不可医
医时救弊
弊多利少
少衣缺食
食辨劳薪
薪贵于桂
桂酒椒浆
浆酒霍肉
肉竹嘈杂
杂乱无章
章句之徒
徒拥其名
名过其实
实痴实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