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奸发伏
拼音
擿奸发伏
tī jiān fā fú
成语解释
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乂,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成语例子
孙元规知杭州,~,号为神明。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九
近义词
成语接龙
擿奸发伏
伏尸流血
血肉相连
连舆接席
席卷八荒
荒烟蔓草
草长莺飞
飞蛾赴火
火树琪花
花魔酒病
病从口入
入情入理
理过其辞
辞尊居卑
卑躬屈节
节威反文
文过遂非
非常之谋
谋定后战
战无不胜
胜友如云
云屯星聚
聚讼纷然
然糠自照
照猫画虎
虎豹狼虫
虫沙猿鹤
鹤归华表
表里不一
一差两误
误入歧途
途遥日暮
暮云春树
树大根深
深藏简出
出其不虞
语不惊人
人何以堪
堪托死生
生荣亡哀
哀哀父母
母难之日
日省月修
修身齐家
家无斗储
出人望外
外合里应
应接无暇
侠肝义胆
胆大心雄
雄才伟略
略地攻城
城府深沉
沉不住气
气息奄奄
奄奄待毙
毙而后已
已陈刍狗
狗尾续貂
貂蝉满座
座无虚席
席卷而逃
逃灾躲难
难如登天
天潢贵胄
骤不及防
防患未然
然糠照薪
薪尽火灭
灭德立违
违乡负俗
俗语常言
言近意远
远至迩安
安忍之怀
怀觚握椠
千沟万壑
赫斯之怒
怒猊渴骥
骥子龙文
文责自负
负俗之累
累累如珠
珠圆玉润
润笔之绢
卷旗息鼓
鼓吹喧阗
天下一家
家贫亲老
老死沟壑
合而为一
一举两全
全身远祸
祸不反踵
踵决肘见
见风是雨
雨愁烟恨
恨相知晚
晚生后学
学贯古今
今来古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