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下井
拼音
投石下井
tóu shí xià j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同"投阱下石"。
成语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成语例子
璨正欲推倒裴枢等人,乐得~,向全忠处添些坏话,并将损远两相,一并牵入,谓系与枢同党。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一百回
成语接龙
投石下井
井然有条
条分缕析
析圭分组
祖功宗德
德言工貌
貌合情离
离娄之明
明正典刑
刑余之人
人满为患
患得患失
失马亡羊
羊很狼贪
贪财好色
色色俱全
全民皆兵
兵多者败
败兴而归
归奇顾怪
怪事咄咄
咄嗟之间
间不容发
发上冲冠
冠绝当时
时通运泰
泰阿倒持
持橐簪笔
笔削褒贬
变古易俗
俗语常言
言不顾行
行踪无定
定于一尊
尊姓大名
名显天下
下车之始
始作俑者
者也之乎
虎体鹓斑
斑斑点点
点金作铁
铁杵成针
针芥相投
投之豺虎
虎豹狼虫
虫臂鼠肝
肝胆相见
见善必迁
迁善去恶
恶叉白赖
赖有此耳
耳食之论
论功行赏
赏一劝众
众寡不敌
敌众我寡
寡二少双
双珠填耳
耳满鼻满
满载而归
归全反真
真情实感
感铭心切
切切实实
实痴实昏
昏昏默默
默默无言
言简意少
少安勿躁
躁言丑句
句斟字酌
酌古准今
今是昔非
非意相干
干啼湿哭
哭丧着脸
脸红筋涨
丈二和尚
尚德缓刑
刑天争神
神鬼莫测
恻隐之心
心急火燎
燎如观火
火烛小心
心惊胆落
落阱下石
石心铁肠
肠慌腹热
热熬翻饼
兵戈扰攘
攘外安内
内重外轻
轻薄无知
知足不辱
辱门败户
户给人足
足音跫然
然然可可
可遇难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