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啼湿哭
拼音
干啼湿哭
gàn tí shī kū
成语解释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成语出处
《北齐书·尉景传》:"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成语例子
情随事转,事因世变,~,总为肤受,即其父母兄弟亦败梗飞絮,适相遭于江湖之上。 清·黄宗羲《南雷文案·黄孚先诗序》
近义词
成语接龙
干啼湿哭
哭天抹泪
泪如泉涌
庸中佼佼
角巾素服
服气餐霞
霞友云朋
朋党执虎
虎背熊腰
腰金衣紫
紫气东来
来踪去路
路人睚眦
眦裂发指
指亲托故
故伎重演
演武修文
文君早寡
寡恩薄义
义无所辞
辞简义赅
改姓易代
代人说项
项背相望
望眼欲穿
穿花纳锦
锦绣肝肠
肠肥脑满
满坐寂然
然糠自照
照猫画虎
虎据龙蟠
蟠木朽株
株连蔓引
引商刻羽
羽翼已成
成日成夜
夜半更深
深渊薄冰
冰天雪窖
矫若游龙
龙蟠虎绕
绕梁之音
音问两绝
绝圣弃知
知往鉴今
今古奇观
观者如山
山不厌高
高见远识
识荆恨晚
晚节末路
路转峰回
回光反照
照猫画虎
虎头蛇尾
尾生之信
信而有征
征名责实
实偪处此
此事体大
大肆铺张
张皇失措
措手不及
及宾有鱼
鱼龙混杂
杂七杂八
八字打开
开卷有得
得兔忘蹄
蹄閒三寻
寻寻觅觅
觅柳寻花
花颜月貌
貌是情非
非池中物
物极则衰
衰当益壮
壮志未酬
酬功给效
效颦学步
步履维艰
艰苦涩滞
至善至美
美语甜言
言听行从
从善若流
流芳千古
古心古貌
貌如其心
心动神驰
驰名当世
世事洞明
明打明敲
敲山振虎
虎头鼠尾
尾生之信
信不由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