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拼音
一国三公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成语例子
武夫当道势汹汹,~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近义词
成语接龙
一国三公
公道合理
理胜其辞
辞微旨远
远年近岁
岁月蹉跎
拖男挟女
女长须嫁
嫁鸡逐鸡
鸡犬相闻
闻者咋舌
舌长事多
多言或中
中外合璧
璧坐玑驰
驰魂夺魄
魄荡魂飞
飞殃走祸
祸出不测
侧目而视
视如土芥
芥子须弥
弥天盖地
地丑德齐
齐心协力
力钧势敌
敌力角气
气杀钟馗
喟然长叹
叹观止矣
一言穷理
理不忘乱
乱点鸳鸯
养儿防老
老女归宗
宗师案临
临军对阵
阵马风樯
枪烟炮雨
雨收云散
散木不材
材高知深
深得民心
心无二用
用钱如水
水复山重
重振旗鼓
鼓脑争头
头痒搔跟
跟踪追击
击楫中流
流年不利
利齿能牙
牙生辍弦
弦歌之音
音稀信杳
杳无音耗
耗子尾巴
巴三揽四
四邻不安
安富恤穷
穷天极地
地上天官
官样词章
章台杨柳
柳暗花遮
遮天迷地
地动山摇
摇锣打鼓
鼓吹喧阗
天外有天
天不憗遗
遗文逸句
句栉字比
比居同势
势穷力竭
竭力虔心
心低意沮
矩矱绳尺
尺籍伍符
辅车唇齿
齿弊舌存
存亡安危
危言覈论
论今说古
古貌古心
心劳政拙
拙嘴笨腮
赛雪欺霜
霜露之思
思贤如渴
渴尘万斛
胡吃海喝
喝西北风
风行一时
时政利病
病国殃民
民穷财匮
窥涉百家
家人父子
子为父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