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伏罪
拼音
觳觫伏罪
hú sù fú zuì
成语解释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成语例子
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之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2回
成语接龙
觳觫伏罪
罪孽深重
重规迭矩
矩周规值
雉头狐腋
野狐参禅
禅世雕龙
龙江虎浪
浪静风恬
恬淡无欲
欲取姑予
予齿去角
角巾东第
低三下四
四塞之固
固阴沍寒
寒灰更然
然然可可
可乘之机
机心械肠
肠回气荡
荡检逾闲
闲见层出
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
诈痴不颠
颠毛种种
中心摇摇
摇吻鼓舌
舌战群儒
儒雅风流
流芳万古
古语常言
言高旨远
远走高飞
飞鸾翔凤
凤雏麟子
子丑寅卯
茅室蓬户
户给人足
足不窥户
户枢不朽
朽竹篙舟
舟车劳顿
顿足捶胸
胸中甲兵
兵连祸结
结驷连镳
标本兼治
治国安邦
邦家之光
光辉夺目
目乱精迷
迷离惝恍
恍恍惚惚
互相残杀
杀人如藨
表里相合
合从连横
横眉竖目
目不别视
视丹如绿
绿叶成荫
荫子封妻
妻荣夫贵
贵少贱老
老生常谈
谈古说今
今月古月
月圆花好
好学不厌
厌难折冲
冲州过府
扶墙摸壁
壁立千仞
人仰马翻
翻复无常
常鳞凡介
介胄之间
间不容瞬
瞬息万状
查看更多